青岛百家塑胶


关注我们/百家微博

联系我们
  • 地址: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环海经济开发区隆海路7号
  • 电话:(0532)88690044
  • 传真:(0532)88690068
  • 网址:www.pakplast.com.cn
  • 邮箱:master@pakplast.com.cn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禁 白色污染能控?

2013-07-16 13:32:14   点击:

    一次性塑料餐具是90年代末的梦魇,“白色污染”大潮将大部分车站、旅游街道、江河覆盖,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整洁的街道成为幻想。因此,2005年正式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列入淘汰产品,并禁止使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8日表示,由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以及有利于节能等特点,决定将这种产品从产业结构指导目录淘汰类中删除,允许生产使用。

    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删除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条目主要基于多种考虑:它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直在使用;可以节约石油资源;随手丢弃垃圾的行为已大幅减少,废弃物回收体系逐步建立,最初出台禁止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使用的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条目进行调整的时机基本成熟。

    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餐具毒性问题,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另外,使用后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通过回收、处理、再利用,可以生产建材、涂料、文具等多种产品,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发展改革委表示,除中国内地之外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日本等,一直在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并且还在不断开发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新产品。

    这位负责人表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质量轻,耗材少,可以降低原料消耗,节约石油,符合资源节约的方向。

    “择机删除”

    对于“一次性发泡餐具”解禁在2011年就已有征兆。

    2011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进行修订。

    记者查阅了《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解读(下称“解读”),在关于“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条目的说明中,发改委表示,“对群众最关心的毒性问题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国家相关标准做了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9692-1988)和《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9-1988)。

    国家发改委认为,遵照国家标准生产的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餐具合理使用情况下没有安全问题,同时,可以回收利用,达到循环利用的方向。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欧盟等目前也在生产和使用,且发达国家针对一次性发泡餐具不断开发新产品。

    并且,随着社会文明程度提高(随手乱丢垃圾的行为减少,交通工具车窗密闭),最初出台禁止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使用的环境已经发生较大变化。所以,发改委认为有必要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淘汰类调整至允许类。

    但2011年发改委并没有马上将其从淘汰类中删除,发改委的考虑是,经过十年来的禁用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治理餐具白色污染已收到明显成效,且我国针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回收、中转、运输与处置利用的管理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如果现在将其从淘汰类目录中删除,将会带来一系列不利的社会影响。

    因此,“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条目在2011年4月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暂没有做相应调整,而是要“应尽快制定一次性发泡塑料行业的准入条件,建立和制定回收再利用的机制及相关标准。上述工作完成后,择机将其从淘汰目录中删除”。

    “谁污染,谁负责”

    目前解禁“一次性发泡餐具”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中国塑协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当时禁止是因为餐具不可降解而产生污染,并非材料本身有问题,一次性发泡餐具从性能、性价比来说都是被市场接受的,这是一个认识变化的过程。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包装工程系教授孙容芳撰文指出,聚苯乙烯聚合物是安全的、稳定、无毒的。我国对食品级聚苯乙烯树脂中未聚合的苯乙烯单体含量有十分严格的规定,一般在0.5%以下,因此是安全可靠的。飞机上供应饮料的透明塑料水杯,就是聚苯乙烯塑料制造的,多国航空公司都在使用。同时,任何安全的塑料,也必须合理使用才安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餐具可在低于60~70摄氏度条件下使用,不能耐微波加热。

    上述中国塑协人士说,从现在起到5月1日前的近一个月的时间作为缓冲期,相关部门需尽快制定一次性发泡塑料行业的准入条件,建立和制定回收再利用的机制及相关标准等。

    过去14年,在全国都淘汰一次性发泡餐具背景下,上海的管理方法或可借鉴。

    从2000年6月14日开始,上海实施《一次性塑料饭盒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谁污染,谁负责”的环境管理原则,由管理部门向生产一次性塑料饭盒的厂家每只收取3分钱的污染治理费,作为回收处理费。

    其中,1分钱支付给回收者作为劳务费,1分钱作为运输、管理和执法的费用,还有1分钱用于回收再生,用“3分钱效应”将整个物流和资金流运转起来。到2005年,上海共回收一次性塑料饭盒9亿只,达5785吨。

    作为上海“三分钱”工程的配套,昆山保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1999年建厂,2000年开始对一次性发泡餐具进行再生处理,一直进行到现在。

    昆山保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隆滨对本报记者说,台湾保绿基金会转投资的再生工厂2000年前后在大陆还有两家——北京保绿和广州波绿,但由于原国家经贸委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淘汰令而相继关闭。

    黄隆滨说,2006年以前对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回收再生占公司总产量的50%,但2010年以来,回收量非常少,现在只占不到10%。

    黄隆滨解释说,上海规定生产一次性发泡餐具的企业主必须到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购买环保标签,然后上交到上海市财政局,再由财政局拨款给各地方环卫局、街道民间回收站以及回收再生企业。但2006年以后,外地一次性餐具不断流入上海市场,不用交标签费,就进行低价竞争,上海本地企业要么外迁到江苏、浙江等地,要么生产线萎缩、开工不足、无法缴纳标签费。政府收不到钱,也就无法补贴回收企业。

    “我们现在回收越多,就亏得越多,宁可少做。”黄隆滨说,事实上,将一次性发泡餐具回收后制成再生塑料粒子,制成塑胶木材,相框、保温板,用量很大,每吨售价可达5000多元,根本不愁销路,但为了少亏钱,他们只有少做。

    黄隆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吨发泡餐盒经过清洗造粒损耗可制成600公斤再生塑料粒子,算上水电及机器折旧、人工成本大概4000元,以每只饭盒政府补贴企业0.5分钱算,一吨补贴1000元。如果没有补贴,加上运输成本,企业肯定会亏钱。

    黄隆滨认为,如果全国一盘棋,都根据“谁污染,谁负责”的环境管理原则,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并且由第三方进行统一的付费监管,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回收再生体系是能够很好运转的。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再生产使用仍然存在着疑问:

    首先,群众最关心的就是包装的安全问题,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的检验说明,其符合标准。然而具体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多年前虽然此种餐具被禁止,但实际上却一直存在,大部分人为了环保已经养成了拒绝此类餐具的习惯,并且会因为餐具有股异味,此类包装如何能保证其质量真如检验中所称符合标准,且无毒无味?相关的质量监管如何实现?

    其次,回收再利用的确是一个节约资源的好办法,但是谁能保证这些被使用过的发泡餐具一定会被再次利用?毕竟回收需要成本,流水线直接生产也许会比回收、处理更加节省成本,怎样才能实现再利用这个环节?另外,就算被再利用,又如何保证再生资源只用在其他非食品包装的产品上,而不是重生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最后,国人保护环境的意识虽然在逐渐加大,但是仍有不少随手乱丢垃圾的地方,比如近年来常被曝光的某某河道被生活垃圾覆盖而无人清理,几乎在旅游城市及非一线城市中更常见。配套的监管及治理措施真的能跟上制造更多垃圾的脚步么?仅仅是猜测和理想化无法保证其正常使用而不产生污染。

    目前,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被非法制造商占据,如果放开生产,那么相关的质量标准如何监管,而相关生产的资质及许可更应当被放在首位,才能遏制不良商家继续质量不过关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同时,需要针对每个相关企业制定回收再生产的标准,生产的数量与再生产的数量挂勾,生产者必须自己解决所制造的污染源,只有作出一系列的制约规定,才能避免“白色污染”再次回归。

上一篇:创建于1982年的澳洲百家塑胶公司系澳大利
下一篇:南京3千吨医疗垃圾被卖 用过的注射器变成吃饭餐具